完美电竞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完美电竞 -> 信息公开 -> 正文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5-05-24来源: 作者:
         根据省教育厅2013年10月30日下发的《关于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编制发布2012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黑教高函[2013]60号)文件精神,我院认真、系统的总结了2012年的教学工作,现将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一、   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是2002年5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2月在教育部正式备案的民办独立学院。2011年学院与原黑龙江科技学院利民校区实行资源调整。原利民校区的全部教育教学资源整体并入成栋学院。实行资源调整后,学院按规定成立了董事会作为学院的决策机构,按规定履行了出资人的变更手续、法定代表人的变更手续和办学地址的变更手续,使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学院设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党群工作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依托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办学,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截至2012年9月底,学院教职工总数612人,其中专任教师418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142人,占教师总数的33.8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89%。学院现设有9系2部,共开设34个本科专业,所设专业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学院在校四个学年的本科生总数为7558人,全部为本科层次,生源录取分数均在省内三表线上。
      学院的办学得到了同行及教育部的广泛认可,2005年成栋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百所一类较好层次独立学院;同时被选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2007年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独立学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金牌服务院校;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服务金奖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百姓口碑最佳单位和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2012年被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单位,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办学指导思想
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动力,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大力充实办学条件,继续规范办学行为,重点发展与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对接的本科专业。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培养方式,着眼实践能力,促进协调发展,重视就业导向,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以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为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服务为目的,以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全日制教育为主线,积极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大力充实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优良、专业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主要特色的合格的民办本科学院。
(二)、学院办学定位
办学类别定位:综合类。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
学科专业定位: 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摄影、英语、行政管理、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动物科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艺术设计等34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在学院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适时调减部分偏离学院服务面向定位的专业,调增若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到“十二五”末学院专业总数调整到20个左右。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
    办学形式定位:全日制学历教育。
办学规模定位:在校生总体规模7000—7500人。
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研究开发领域从事应用技术性工作,在生产服务领域从事创新开发性工作。
办学特色定位:在教学改革上形成创新型“3+1”人才培养制度;在学生管理上培育“精细化管理”和“差别式教育”模式。
办学水平定位:以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为目标,5年内在国家同类院校中形成比较优势。
 (三)、学院“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以更新观念为先导  在教育理念上由适应精英型高等教育向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由单一传授知识的“经师型”教师向理论实践并重、具有“双师型”特点的教师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习惯于传统的“经院式”封闭教育向自觉推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开放性教育转变。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继续深化教育教学配套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工队伍的积极因素和内在潜力,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以条件保障为支撑  把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充实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努力克服资金困难,不断加强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
二、师资队伍与办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我院通过引进人才、就地培养、聘请兼职教师等多种途径,大大增强了师资力量,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很好地满足了学院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需要。
我院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科学核定教师编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使师资队伍逐步实现了年龄结构梯队化、学位结构合理化、职称结构高层化、学缘结构多样化和专业结构科学化的目标。从发展趋势上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满足学院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教师梯队。
  1.数量与结构
  学院有专任教师4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2人,占教师总数的33.8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22人,占教师总数的52.89%,生师比为18.08: 1。能够满足学院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开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
表2-1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教师年龄结构
年龄 2010.9-2011.7 2011.9-2012.7 2012.9-2013.7
教师
人数
所占
比例%
教师
人数
所占
比例%
教师
人数
所占
比例%
35岁以下 213 50.12 274 59.05 239 57.04
36-40岁 64 15.06 63 13.58 64 15.27
41-45岁 67 15.76 38 8.19 30 7.16
46-50岁 51 12.00 40 8.62 41 9.79
51-55岁 16 3.76 17 3.66 18 4.29
56-60岁 7 1.65 10 2.16 10 2.39
61岁以上 7 1.65 22 4.74 16 4.06
合计 425 100.00 464 100.00 418 100
 
 
表2-2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教师学位结构
 
 
 
学年度 教师数 学位结构
博士 硕士 学士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0.9-2011.7 420 84 20.00 190 45.24 146 34.76
2011.9-2012.7 464 24 5.17 212 45.69 203 43.75
2012.9-2013.7 418 22 5.25 200 47.73 178 42.72
 
 
表2-3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教师学历结构
学年度 教师数 学历结构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0.9-2011.7 425 249 58.59 175 41.18 1 0.24
2011.9-2012.7 464 202 43.54 252 54.31 2 0.43
2012.9-2013.7 418 184 43.91 224 53.70 2 0.48
 
 
表2-4东北农业在学成栋学院教师职称结构
学年度 教师数 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2010.9-2011.7 425 81 122 152 70
2011.9-2012.7 464 41 100 211 87
2012.9-2013.7 418 32 110 216 46
 
表2-5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教师学缘结构
学年度 教师数 本校毕业生 外校毕业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0.9-2011.7 425 149 35.06 276 64.94
2011.9-2012.7 464 27 5.82 412 88.79
2012.9-2013.7 418 0 0 418 100
 
 

 
 

2.教育教学水平
全院教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教学严谨规范,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在近三年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在90分以上的课程门数比例平均达为92.6%。
3.科研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2012年学院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积极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以学术研究引领教学。
学院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经费能较好的改进本科教学的条件,全院教师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专业绝大部分教师科研方向和教学方向是一致的,科研经费的投入不仅提高了教学科研的层次和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本科教学的改革。
   2012年学院有18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其中国家青年教师基金两项,省级教改立项14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两项,专利8项、教材、论著14部,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好地转化为本科教学改革的成果,由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方向的一致性,教师的科研成果自然渗透到教学之中,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内涵。   
 4.教师培养
鉴于年轻教师较多的情况,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学院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都组织新聘任教师的岗前培训。青年教师除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培训,认真学习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还必须参加根据学院教学实际需要和自身特点而开展的院内岗前培训和现代化教育技能培训。培训侧重对新进教师进行爱岗敬业、院情院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从师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除对新教师进行办学理念、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教学规范、教学基本功等专题培训外,还请有成就的青年教师介绍自己如何在短时期内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岗位需要,迅速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成功经验等。学院各教学系部都高度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各教学系部均有翔实的年轻教师培养计划,并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导师全程监督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并认真填写《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进展情况档案》,充分发挥了以老带新的作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尽快解决知识结构、学历提高等问题,可以通过访学、进修、参加硕士课程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学院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教学基本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教学观摩比赛等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一系列得利的培养措施,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学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已达到52.89%.
 5.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学院为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始终重视主讲教师资格的认定,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授课,目前,学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为百分之百。
(二)办学条件及教学经费
1.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为5440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8350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平方15958平方米;图书馆用房10440平方米,运动场20000平方米,符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标准。学院现有图书637760册,电子图书10453种,年进书量超过年4册/生。我院图书资料存量、年增加量已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学院建有网络信息中心,可为师生获得各类信息提供服务。
2.教学经费投入
学院自办学以来,不断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本科专项教学经费75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549万元;学院仪器设备总值为 2419.38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目前尚处于继续增加投入阶段,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优化专业布局,合理设置专业,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遵循教学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不断加强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调整、改造、优化和组合逐步形成了经济学、管理科学为主体,工科为优势,传媒、艺术设计为特色,工、文、理、经、管五大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布局。
自建院以来,我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定位,按照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采取加大投入、挖掘潜力、引进人才、资源共享、优化配置等措施,依托母体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主体专业、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目前学院有本科专业34个,涉及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11个专业、文学类11个专业、管理学类7个专业、理学类1个专业、农学类1个、法学类1个、经济学类2个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符合学院的定位,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科学性”、“专业设置应用性”的办学思路。
表3-1                 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 数量
(个)
比例
(%)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2 5.9
管理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 20.6
农 学 动物科学 1 2.9
  理 学 生物技术 1 2.9
  法 学 法学 1 2.9
 
工 学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11 32.4
文 学 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摄影、英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1 32.4
 
2.课程建设
学院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通过制定课程建设规划、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规范教材编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措施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学院制定了校级精品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标准和办法,积极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的规划与落实。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加强领导,推进建设。制定了《教材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教材建设的原则、任务、措施,并形成了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估与选用制度。严格教材建设的管理过程,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近两年来,学院主编了省部级以上教材103部,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注意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平行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保障实习、实训的时间,精心设计和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创造条件开设综合实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开放度,实践教学制度健全,体系合理,内容充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院着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目前能够实现与就业相对接的合作企业已达三十余家。-
(1) 建章立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学院将实验、实习实训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制定了《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实验教学工作管理办法》、《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实习工作管理办法》等15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前,认真制定周密计划,落实指导教师,制定考核方式,规范管理办法;实习中,通过指导教师定期联系、及时检查、控制实习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实习结束后,各系部均召开实习总结大会,交流经验、体会。近三年来学院各专业均能按照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很好。
(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改革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专业要求,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岗位综合实训3个模块组成。课程实验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内实验课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和课外实验;专业实验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设计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岗位综合实训包括课程实践(社会调查)、项目训练、岗位技能培训、毕业论文(设计)等。
各专业对每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实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都安排了一定学时的专业综合实验。同时,注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及时引入实践教学中。目前,学院各专业均能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
学院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室、实习实训区,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借助全真或仿真软件系统将企业“搬进”校园,最大限度地缩小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
(二)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深入的探索,经过四年时间试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学院决定从2011年度开始,所有专业全面实行“3+1”培养模式,即用3年时间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用一年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实训和岗位技能实习。为了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路线由以专业发展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
(2)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实现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内容构成凸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特点。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拓宽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实践活动渠道,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4)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创立学校独立培训与校企合作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培训新机制。为了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院于2012年对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院的发展定位和学生实际,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突出特色,提高素质重在应用的原则,强化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有机协调,创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块化结构,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和岗位群对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课程需求,构建由专业—专业方向—岗位群的三级理论课程模块,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技术及综合项目实训三级实验教学模块。系统而完备的课程模块改革与构建,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强的课程体系支撑。
2.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模块化课程体系明晰地与岗位群、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有了明确的遵循,即教学内容与相关产业、行业相联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淡化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综合性和应用型,以有用、够用、实用的原则规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体系结构,使课程的每个章节都明确体现应用性。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教学内容改革支撑。
   3.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仿真式、操作式、翻转课堂式教学、项目带动教学,利用信息资源的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注重精讲多练,重基础、强实践,将操作训练、现场教学、行动导向、项目实践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院IT类专业二级模块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三级模块课程(岗位群模块课程)已基本实现在机房的电子教室授课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效果。
   4.考试方法改革
   学院积极推行累加式、重能力、求创新的考试制度,强化过程考试和目标考核相结合,通过大作业、交作品、课程论文、阶段测试,以及开卷考试、报告交流、口试答辩等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考核办法,真正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三)质量工程
成栋学院自建院以来,十分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学院深刻认识到质量工程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学院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切实推动我院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建设步伐,并通过示范与带动作用,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进步与融合,促进学院课程总体水平的提高。本着“重点扶植,稳步推进,体现优势,突出特色,强化示范”的建设原则,在抓好院级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校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逐步形成以院级、校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龙头,发展趋势良好的建设格局。由于学院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三年来学院有校级精品课10门,校级教学团队3个。
(四)教学管理
1.管理机构健全、结构合理、管理能力强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人员配备合理,管理工作规范。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确立了在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领导下的教务处和教学系(部)的两级教学管理体系,管理层次分明,任务分解细化,逐级承担,共同完成教学管理任务。
为了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学院把一批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安排到各系任系主任,把一批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安排在各级教学管理岗位上,使教学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现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树立三个观念: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服务育人的观念、向管理要质量的观念。学院对主要管理岗位制定了明确的职责,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强化了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管理手段,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了责任心,养成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决策、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教务办公自动化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各级管理人员能主动深入基层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普遍满意。
2.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不断总结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及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2011年,教务处对原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调整、补充和完善,加强了全面管理、教学决策、学生管理、质量监控、质量工程、评价及反馈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学院把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在《学生手册》和《教学规章制度汇编》中。
  《学生手册》囊括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各类评优和奖学金评定方法、违纪处分条例及学生申诉等制度。新生入学后发的第一本书是《学生手册》,第一堂课是校情、校规和校纪教育。
《教学规章制度汇编》涵盖了《教学组织管理的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暂行规定》、《教师工作规范》等文件,也包括了“制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教学运行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将本科教学管理的主要质量控制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实习和实验)加以明确。在实践中形成的“三段式”教学检查制度,即开学初教学秩序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检查等,对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有力的推动了学院教学工作发展;教学督导员、学生信息员制度为全方位、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开通了渠道;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 教学运行规范、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教学管理决定了教学秩序,教学运行管理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质量。学院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教学运行模式上,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突出特点、张扬个性,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即保证了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了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充分发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质量保障体
学院办学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院的办学质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院有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
为确保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学院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充分调动教、学、管等多方面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以求真务实为原则,坚持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由“教学质量建设与调控”、 “教学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过程管理”四个模块,构建了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质量监控落实情况
1.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目标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院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落实以“学生学的怎么样”来评价“教师教的怎么样”为原则,借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学院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在教学工作中,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采取多种措施,严格管理,将定期检查与随机教学检查相结合,将奖励与处罚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院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津贴发放、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称职的任课教师,限期提高或调整,对违背教学质量标准或违反教学纪律的,根据《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给予处分。                  
   3.积极开展各项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
教务处和教学系部始终坚持开展多项常规性监测与评估工作,其重点在于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结合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论文(设计)的难度和分量要适中;工作量要饱满;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指导要贯穿全过程;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实行导师审阅、评阅人评阅与答辩相结合,答辩由各系部答辩委员会负责实施,论文抄袭以作弊论处;毕业论文由教学督导和教学研究中心抽检。由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近三年毕业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学院还组织了各种专项评估,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督导与教学研究中心是学院内进行经常性教学评价活动的权威机构,也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全校教学检查、监督,进行评价和指导,充分发挥了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等功能。
 4.通过多渠道搜集信息并加以统计和测评       
通过多渠道搜集信息并加以统计与测评。主要由“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督导教学信息反馈”、“系部领导和教学管理干部信息反馈”三个反馈系统开展信息反馈工作。对搜集到的信息,院系两级分别予以统计与测评。这些信息的统计与测评为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年度考核提供了原始素材,对实施教学质量一票否决权提供了可靠依据。
5.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调控
针对检查、评估和反馈收集的信息,学院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予以及时解决。如多方面反映出现授课质量较差的教师,学院会责令其停止授课,加强整改。对违反学院有关规定的教师,按情节给予警告或相应的处分,直至解聘。
随着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了领导指挥、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通过近几年来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增强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教学过程,同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012年全省高校大学英语评估,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
学院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经过积极探索、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学生体质标准、健康水平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升华,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学院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院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途径,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学生基本理论扎实牢固
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学科基本理论在学生整个知识与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他是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在2007年制定的《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及历次修订的《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关于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文件中都将基础理论课列为核心课。通过课程建设与教材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通过教学观念与学习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严肃考风、考纪,我院基础理论课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近年来,各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有较大的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在各级各类外语和计算机竞赛中多次获奖。
3.毕业生就业
学院把毕业生就业视作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总检阅,视作对社会的最大回馈,学院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毕业生工作政策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实际工作效果较好。
在全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学院加大了就业工作的力度,紧紧围绕学院总体就业工作目标,密切联系各系部,采取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体系等措施,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地域分布在全国各地;就业单位的层次涉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企业等,其中包括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办公室、黑龙江省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等,还有很多学生在中软国际、北京华清远见、哈工大同维、达内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高端就业。
4.校内外评价
学院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高质量的师资、高数额的投入、高标准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优良的学风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育人质量,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1)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好
学院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力和育人质量得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家长的首肯,社会的好评。通过问卷、回访等情况的反馈,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体素质满意。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角色转变快,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
(2)毕业生对学院的教学工作满意
通过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座谈的反馈,88%以上的学生对学院教学工作满意。毕业生认为学院的教学基础完备,教学严谨,师资队伍素质好,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毕业生还认为学院的考试制度合理,执行严格,考风严谨,学院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六、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自创办以来,面对高等院校激烈的竞争,始终坚持独立学院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科学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改革上形成了创新型“3+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模块课程体系,在学生管理上培育了“精细化管理”和“差别式教育”的教育模式。学院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行校企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构建了“在仿真职业环境下,以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为载体、以市场项目为导引、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内容、以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现已建立校内外实习就业基地近百个,有效地改变了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弥补了现有学校教育师资的知识更新跟不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足;填补了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空白;改善了学校师资的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使学院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进行得以落实并实施,实现学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形成了成栋学院的办学特色。
七、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院办学和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学院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学院距高等教育快速的需求,距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还有差距,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努力、逐步提高。
1. 师资队伍水平有待于提高
学院师资队伍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即要有数量的稳步增长,又要有质量的快速提升,目前,体育、公共英语等基础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及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岗位的培训还需要经常化、规范化。教师的进修、交流要纳入日程。
2. 教学管理队伍有待于加强
   教学管理队伍需要充实力量、改善结构;教学管理需进一步创新机制、细化制度;教学管理手段需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效能。学院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 办学条件有待于改善
学院办学已来,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图书馆藏书总量逐年增加,但与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需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院的办学条件快速提升,达到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标准。
    通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年报工作的开展,学院认真总结了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高质量的育人成果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