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粮食博物馆藏有一套非常珍贵的“开门票”,它关乎着二十几年前北京人的餐桌。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故事还要从70多年前说起。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可是,由于连年战乱,国民政府又腐败无能,北平近200万人都面临着粮食缺少的光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业建设起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急剧攀升。
根据当时的数据统计,从1950年至1953年,短短3年时间,北京粮食销量增长了118.3%。1953年,全国出现了粮食大幅减产。食为民首,粮安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政府花费了极大的气力来解决粮食问题。
一方面,解放军接管北平物资供应,开办国营粮食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向市民出售粮食。另一方面,整顿粮食市场,打击“粮老虎”,平息粮食风波。1953年以后,国家渐渐成为粮食市场的唯一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故事的主角粮票应运而生。
1953年11月1日,北京开始对面粉实施计划供应,定量分配,“面粉购买证”正式与北京人见面。这个小证件长10.1厘米,宽5.3厘米,共有4市斤、8市斤、10市斤3种面额,是北京市发行的第一套粮票,又称“开门票”。
粮票的发行和使用,采用了定量和定点的办法。
“定量”是按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将北京市民每月口粮分成上百个等次。最低的是刚出生的儿童,每月六斤半,一般成年人,每月30斤左右,最高的是首钢炉前工,每月60斤。
“定点”是将全市上千家粮店分成不同片区,每户人家从指定片区的粮店购买粮食。每家都有一个粮本,由专门的粮食办事处颁发。家里几口人,每个人定量多少,都记在本子上。孩子刚出生,定量是6斤半,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粮食数字也一点点增长。
所以,每个粮本不仅记录着柴米油盐的开销,也记载着个人和家庭的成长史。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渐恢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家粮票有了富余,积攒两三个月的还能用粮票换点鸡蛋、日用品什么的,日子也不觉得那么紧巴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里的人们发现,粮店里多了一个“议价柜台”,开始出售议价粮。议价粮价格可按市场需求浮动,购买不受粮票限制。
随着粮食供应的增加,粮票也逐渐不再占据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地位。1993年5月10日,北京市宣布取消粮油票,伴随着人们走过风雨兼程40年的粮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人们的菜篮子、餐桌上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宴请宾客才用的大米白面,现在已经是每家必备的主食。曾经朴素的小米、棒子面,则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小小粮票,可谓见证了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走过的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方寸之间,更包含着我国经济向富足繁荣迈进过程中党和人民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票证时代”已然过去,星火未来正待我们奋勇争先!
撰稿:首都粮食博物馆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