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校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要求,遗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推进教师教学成长发展,着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校专任教师,采取学校引导与二级教学单位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三结合”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培训、系统培养、精准提升,使其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和实践指导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并促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实施范围
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的在编在岗的所有专任教师。
四、实施计划
根据不同职级和层次的专任教师,实施三大提升计划:成长计划、成才计划、卓越计划。
(一)成长计划
面向新入职且无高校教学经验的教师实施“成长计划”。广泛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助力新入职教师”站上“讲台,推动新入职教师基本素质养成。具体培养措施:
1.校史校情
开展“校长笫一课",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今后发展规划,培养爱校情怀和价值认同感,让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的教育事业,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2.师德师风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通过开展专场讲座和集中学习,让新教师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3.规章制度
通过规章制度解读,让新教师了解学校有关规定及要求,让新教师工作和行为更加规范化,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有成效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4.教育理论
通过教育理论的培训学习,加强新教师对教育的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信,鼓励新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养成,明确教书育人的主要职责。
5.教学技能
新入职教师要求实行助课制度,为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于教师进行助课,学习典范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素养及教学方法技能,并在教学中期组织骨干教师团和专家团对新入职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评议。通过专题培训,增强新教师摸写教案、制作PPT、书写板书、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如何听课、如何实现课程育人等教学基本功技能。
6.职业发展
帮助新教师建立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档案,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递德,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师的持续发展。
(二)成才计划
面向入职2年以上、副教授职称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实施”成才计划”,助力中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增强现代信息技术技能,支持中青年教师申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参与教学竟赛等。“成才计划”旨在稳固中青年教师队伍,提高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骨于教师”培育提供储备。具体培养措施:
1.教学理念
通过学术讲坛及网络课堂,增强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堂育人能力,引导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
2.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示范课的观摩学习,培养中青年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教学能力
通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线上线下课程培训及开展以教学热点为主题的研讨会,推动中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4.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课堂、开展讲座及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敬业和进取精神,提升广大青年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课程开发
帮助教师构建创新型、开放性及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特长,从而不断完善改进符合我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定位的校本课程。
6.教师工作坊
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通过学习、研讨及交流,不断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教学改革。
(三)卓越计划
对入职6年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实施“卓越计划”,助力骨于教师”站好”讲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良好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具备教学创新和实践指导能力的骨于教师。支持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申报一流课程、编写教材、教学示范奖、校长教学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等,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资深教师”做好储备。具体培养措施:
1.教学改革
准确掌握教学改革热点,组织国内专家介绍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方法,传播学科前沿知识,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2.教学创新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国内外进修学习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引导教师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凝炼推广线上教学典型做法与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慕课建设
慕课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真正落实的有效方法,学校将加大慕课建设资金投入,预计建设通识课和专业课共计20余门,借助慕课推广优秀教师和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4.学科建设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分专业、分方向,并结合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学科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国内外进修、参加重大学术会议等途径,拓宽视野,丰富经历,提升学科队伍的整体研究水平。结合学校的优惠政策,以及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培育一批高层次教师。
5.教材建设
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材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将对优秀教材予以出版奖励,重点奖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教材,教材编写须以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课程建设需要为前提。
6.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鼓励骨于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带动团队成员提升教学能力,形成基于教学团队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长共同体。对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创新成效突出的将予以奖励。
7.一流课程建设
通过开展各类专项课程建设培训项目,引导教师全面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夺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的政策制度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科学制定院、系(部)教师培养工作规划,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进行强化培养和重点指导。各院、系(部)要把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任务逐级逐层安排落实到位,并结合本单位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本单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切实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院、系(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组织保璋
教师发展中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的牵头单位,负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各项工作的组织安排,协调各院、系(部)完成各类项目的培训工作。各院、系(部)要加强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
(三)经费保障
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支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施,为各院、系(部)对教师培养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并提供必需的场地和人员保障。
(四)建立机制
方案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配合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院、系(部)要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的各个工作项目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进行考核总结,发现不足并改进完善。